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1年1月28日《北京青年报》。
本文报纸版面
1月26日,江苏公布2020年生产总值为10.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成为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gdp破10万亿元的省份。同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济南市晋级gdp“万亿俱乐部”,中国万亿gdp城市增至23城,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等17个城市,以及今年新晋级的江苏南通、福建泉州、福建福州、安徽合肥、陕西西安、山东济南6个城市。
万亿gdp城市之后,还有一大批gdp5000 的城市相随。而这都是在疫情形势严峻叠加国内外市场有较高风险的态势下实现的。从去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到粤苏两省跨过10万亿元大关,再到23个城市形成的gdp“万亿俱乐部”。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趋势更为明显。
此前全球各大机构预测2020年的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3%的结果依然出乎分析家们的意料。其实,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有着符合逻辑的内在因素。首先,中国抗疫成果显著,从中央到地方协同一致,展示了强大的动员力。其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不仅解决了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难题,也减轻了市场主体的市场负担,尤其是解决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难题。此外,通过更加开放的吸引外资政策,2020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4%,达16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这有力说明全球资本流向有自己的理性选择,中国抗疫成效显著,营商环境好,开放水平高好,资本选择留在中国或加速流向中国具有必然性。
2020年中国经济“转正”且跨过百万亿美元的关口,绝非偶然,而是各种利好因素叠加的结果。这就更加说明,中国经济更具含金量,具有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体到地方,粤苏两省的gdp均超过10万亿,23个城市的gdp过万亿,充分显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而且,这一内生动力还将持续维持,“万亿俱乐部”也将形成几个梯队:上海、北京两大直辖市朝着“4万亿”迈进,一些省会二线城市则朝着“3万亿”迈进,更多城市则细分为“2.5万亿”“2万亿”“1.5万亿”级别,随后还有更多城市加入“万亿俱乐部”。中国各地经济虽然绝大多数不会再现以往高速增长态势,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为稳健。中国gdp数字,将一改过去总量数字的宏大和平均数字的尴尬,而是增加了国富民也富的内涵。gdp和中国国力更具匹配度,也更能体现民生幸福感。
从已经公布的中国29省最新gdp排名看,有19省增速高于或等于全国平均线。显然,疫情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压力,但大多数省份都堪称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而且,从2020年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更为均衡,以粤苏两大强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继续充当领头羊。山东作为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依靠制造业发展的实力,经济增长止跌回升,2020年经济增速超过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湖北经济受疫情影响暂时蛰伏,河南受到波及,但安徽以3.9%的增速位居中部省份之首,湖南、江西表现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均为3.8%,湖南gdp总量也首次突破4万亿规模。西部地区的贵州经济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以4.5%的增速暂居第二位。排在首位的西藏增速达7.8%。
正因为如此,中国不仅成为2020年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今年也成为全球经济的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为8.1%,对中国实现高速增长充满期待。当然,跨入百万亿gdp门槛的中国经济不能止于此,而是追求的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的内涵增长。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