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总结有八个政策抓手——起点均等、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房地产政策。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会议指出,“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6月10日-11日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袁家军提出,“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更不是均贫富、杀富济贫”,“是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
共同富裕如何实现?我们总结有八个政策抓手:
一是起点均等——义务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起点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表现为教育结构发展和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教育结构方面,我国婴幼儿看护和学前教育是教育系统的短板,在三孩政策放开之后这一领域的供需矛盾将更加明显。面对人口增速和生育率的不断下滑,支持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生育已成为重中之重,完成这一目标不仅要放开生育指标,还要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政策,发展婴幼儿看护和学前教育市场,加快推进儿童早期成长计划,将学龄前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教育区域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2767个县(市、区)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占比达95.32%,但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仍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需要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师轮岗。
二是初次分配——要素市场化改革。
初次分配由市场机制主导,其依据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关注初次分配的过程,减少对资源要素的生产流通限制,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劳动力方面,允许劳动自由流动,淡化户籍制度,完善常住人口居住证制度,推动公共服务与纳税社保分级挂钩。资本方面,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小微企业金融可得性。数据方面,加快培育数字市场,完善数据产权,推动资源共享。技术方面,针对卡脖子环节集中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土地方面,统一城乡建设用地,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途径。
三是再次分配——提高直接税比重。
再次分配由政府主导,强调公平的原则,具有通过国家权力强制进行的特征,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未来直接税比重将逐步提高,其中个税实行累进税率综合征收,财产税的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将择机落地。
四是三次分配——作为分配制度的补充。
三次分配指的是企业、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的表述,三次分配将作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补充,与再次分配的直接税形成有力配合,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是城乡差距——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
最大的收入差距是在城乡之间,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和核心点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国家高度重视城乡差距问题,已选定城乡发展均衡性较好的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十三五”时期从2.07倍缩小至1.96倍,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缩小到 1.9 以内。缩小城乡差距的核心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性收入需要互联网、资本和科技下乡,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村财产性收入要依靠土地流转和出让改革。
六是区域差距——区域合作补偿。
除城乡差距以外,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也是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万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万和2.5万元,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共同富裕关注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建立区域利益补偿机制,例如黄河上下游水资源质量补偿机制,探索区域合作机制,例如东西部对口扶贫和绩效考核绑定。
七是行业差距——强化反垄断和行业监管。
2020年11月至今,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对阿里、美团“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并叫停了虎牙和斗鱼的合并。8月30日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未来政策将持续发力,以缩小行业差距、强化反垄断、加强行业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八是房地产政策——保居住舒心抑金融。
2016年以来房地产调控以抑制需求为主,政策正在转向增加供给,限制招拍挂次数和限制土地溢价率是个开端。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的落实将伴随需求侧手段的减弱和供给侧手段的衔接,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房住不炒,提升房地产的居住属性,抑制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既要做到居者有其屋,又不能靠房子拉大贫富差距,发展保障房、居住服务物业等相关产业。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