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太危险,下楼又没地...这“定时炸弹”到底要放哪?-尊龙体育官网

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上楼太危险,下楼又没地...这“定时炸弹”到底要放哪?

2021-09-28 12:40


9月20日凌晨,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经消防部门初步调查,火灾起因是3层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入户内充电时发生爆炸。


22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消息,通州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方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1年9月20日,起火后的北京通州区玉桥东里6号楼4单元。图|人民视觉

 

近年来,电动车起火造成的伤亡事故多有发生。今年1月到7月,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6462起,其中,6月发生1215起,相比1月增幅高达56%。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文 | 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搭上时代的顺风车




1983年,上海自行车二厂试制成功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这是我国有记录并形成产业化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它采用150w柱式电机、24v轿车用普通铅酸蓄电池。


但由于柱式电机对能量消耗极大,新电池充电一次只能行驶大约30公里,因此,业界并不看好电动车。这款车1984年投入生产,至1991年共生产了4.5万辆后就不再生产了。

 

2006年3月2日,河南郑州,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图|视觉中国


直到1995年,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电动车的传动系统时,提出了轮毂电机的概念,这才让电动自行车能将大部分能量用在“走路”上。


【注:轮毂电机是将车子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刹车系统集成到一起而设计出来的电机。】


技术革新的同时,一些地方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上海在1996年时明文禁止销售燃油踏板摩托车(及其污染严重的两冲程发动机)。此后,各大城市相继效仿,2002年杭州禁摩,2004年广州禁摩,到2015年8月,中国已有185个城市加入禁摩阵营,禁摩的范围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


禁摩令的推行让电动车一度成为其替代品。但利好消息不止于此,此时的中国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城市的扩张让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大大增加。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2013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散于654个城市(包括县级市)之中的中国所有市区的面积,从2007年的36352平方公里,扩张到了2012年的46744平方公里。五年之中,城市每年扩张的平均速度达到4.5%。以上海为例,2009年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是6.5公里,到2014年增长到了6.9公里。

 

在解决当下大中城市短距离通勤问题上,电动自行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刚需。广州市政协社法委的调研数据显示,76.45%的受访者日常使用电动自行车上班或上学,71.59%的受访者每天使用,骑行5至10公里的占比达25.92%。

 

外卖小哥更是电动自行车最大的使用群体,毕竟便捷的短距离通勤工具是外卖行业的基柱之一。在中小城市及县城,电动自行车也成了部分家庭的刚需。

 

技术的革新、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让电动车走上了大发展之路。

 

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2003年开始快速发展,至2006年底,全国电动车保有量已达5600万辆。截至今年初,我国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企业高达22.3万家,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超过了3.4亿台。


2

变身“定时炸弹”




但电动自行车爆发式增长背后,触目惊心的爆燃事故也让这一“出行神器”变为“定时炸弹”。

 

2016年的8月11日凌晨,租住在南宁长堽路的邓某凌晨起床外出卖货,妻子谢某像往常一样与一对儿女在家酣睡,邓某并没有想到,他自此与妻子儿女阴阳两隔。

 

凌晨5点55分,他们居住的自建房发生了火灾,过火面积约20平方米,导致谢某和一对儿女在浓烟中被困死亡,另外烧毁8辆电动自行车、3辆摩托车、1辆自行车等物品。经消防部门认定,火灾由一辆电动自行车电瓶部位处的电气故障引发。


2018年11月18日,郑州市文化宫路与淮河路附近一处小区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疑和电动车连夜充电有关。图|ic photo

 

今年1月到7月,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6462起,其中,6月发生1215起,相比1月增幅高达56%。

 

2021年5月,成都市某小区的电梯中发生了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在事发电梯内,一名女子在角落怀抱婴儿,一名男子推着一辆电动车,站在电梯中间位置,另外两名男子站在门口位置。电梯门关闭的同时,电动车内窜出浓烟,随后发生爆燃。

 

推电动车的男子赶紧按电梯按钮,但是浓烟迅速充斥了整个电梯轿厢,仅3秒,火焰就吞噬了整个电梯间。

 

最小的伤者是一名仅5个月大的婴儿,他被送往icu时,全身烧伤面积较大,尤其是臀部伤情很严重,四肢、面部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抱着婴儿的外婆,全身75%烧伤,肺部吸入大量灰烬,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

 

揪心的事件不止于此。2021年7月18日,一辆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杭州玉皇山庄附近时突然起火,大火很快将车上的父女二人包围。

 

与此同时,爆炸的巨响惊动了周围的人,有路人说,“当时我就听见一声巨响,然后就看见了火光。”随后,附近的疗养院保安、路人、过路的车主赶来帮忙救助,父女二人被送入医院。

 

大火烧毁后的电动车主体只剩下漆黑框架,伤者的情况同样不乐观:父亲烧伤面积达到90%以上,气管已被切开。女儿小佳琪的烧伤面积超过了95%,医院三次下达病危通知。

 

主治医生透露,“度过休克期后,如果患者病情平稳,要尽早将坏死组织切除并植皮,只有创面修复了,病人的危险期才能真正过去。最难的就是感染关,这么多创面暴露后,不及时修复很危险。但要通过10%不到的皮覆盖70%到80%的创面,治疗难度很大。”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9月22日,魏先生转院继续康复治疗。目前,他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可以自己洗头、吃饭,走路可以走500米左右。但恢复中的魏先生坦言,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终日被梦魇环绕,“我经常看到我的女儿过来看我,但是我怎么都看不清楚她的脸,这个梦一直都围绕着我。”

 

就在魏先生出院的这一天,另一场电动车引发的事故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通州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方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火灾系3层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入户内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起火,3层起火后迅速蔓延至4层阳台,并蹿至客厅及5层卧室。现场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消防救援在5层房间发现了5个人,均已无生命体征。被烧的居民家中几成废墟,场面骇人。


而在十年前,2011年4月25日凌晨,北京大兴区旧宫镇一4层楼房,因存放在一层室内的电动三轮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最终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伤。

 

爆燃事故,触目惊心!


3

锂电池的威力




电动车的爆燃事故大多源于电动车电池。众所周知,电动车的供能主要依靠于电池,而电池又分两种——铅酸电池和锂电池。

 

与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的平均电压更高,能量密度更大,换言之,同等大小的电池,锂电池容量更多。另外,锂电池相对轻巧,携带方便,寿命长,高低温适应性更强,受温度影响因素较小,且更加绿色环保。正因如此,锂电池成为当下一些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助力车的首选。

 

2015年1月7日,浙江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人在组装电池。图|视觉中国


但电动车的爆燃与锂电池分不开,电池中的电解液是锂盐有机溶液,遇火就会燃烧。有行业相关人士称,“锂电池的能量还是很大的,爆炸的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型手榴弹。”实测爆炸的能量密度达到tnt的1/8到1/5。


关于电动车有一句俗语叫作“夺命100秒”,一旦电池或者电动车本身发生爆炸燃烧,蔓延速度非常快。同时,温度也不容小觑,有实验数据显示,电动车短路后起火瞬间温度可达130℃,燃烧3分30秒后温度可达1200℃,周围温度也可达660℃。而比高温灼伤更可怕的,是电动车燃烧产生高温有毒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以及氰化氢等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电池会爆燃?


一是违规改装。


有的电动车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寿命只有一到两年,一些电动车主为增加续航里程和提高行驶速度,私自寻找改装店将体积大、容量小的铅酸电池非法改装成体积小、容量大的锂电池。以今年7月杭州的燃爆事故为例,据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的分析指出,事故车辆原装为铅酸电池,2020年以500元的价格更换为锂电池。


同时,一些不法商铺违反“蓄电池标准电压小于等于48v”的国家新规,为车主违规加装60v以上超标蓄电池,这些商铺由于不具备生产条件,令加装电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锂电池生产是个看似入门门槛低,实际技术门槛高的行业。大量涌入的锂电池组装企业工艺差距很大,在电池的材料选择、设计组装、生产质检等关键环节的管控上,参差不齐。

 

二是电池使用超过安全年限。

 

一般来说,使用超过三年,电池就会发生老化,内部材料的一致性会逐步变差,导致充电时候过充,电池内部材料的自我管理失控。还有很多软包装和方形电池,使用两年或两年以上,内部会出现sei膜(电池正负极的隔离膜)损坏,从而产生气体或发生异动,最终导致电池短路。

 

三是随意接线拉线为电动车充电,以及电池充电时间过长等不规范的充电问题。

 

对正常使用的电池来说,充电是最容易发生自发性热失控的时刻,而且越到充电后期,电池发生事故的概率越大。

 

有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乱拉电线充电的情况在一些地方频频发生——有的电线从三楼拉至一楼,有的则是从窗口拉出,有的插线板被强行拉到巷子内,还有一些头顶的电线错综交叉等。一些拉出来的电线长达十米左右,毫无保护措施,“飞线”充电的现象触目惊心。

 

此外,充电器也是重要方面。

 

如果充电器不合格,不能在充满电后及时断电或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电池过充造成火灾;充电器与电池参数型号不一致,导致充电过程中电压过高,电池失水严重,温度过高也会产生燃烧。

 

最后,夏天南方城市温度过高、雨水多也是导致电动车起火的重要原因。要避免在暴晒、高温、淋雨等特殊环境下充电。

 

在种种不在意中,电动车像是“行走的手榴弹”被推上了电梯、放置在楼梯间甚至家中。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自行车火灾,有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或过道以及楼梯间等部位,人员在逃生时因吸入大量有毒烟气而伤亡。

 

4

不能只盯着用户端




目前,相关部门和不少城市针对电动车发布了治理措施,但更多集中在用户端。

 

比如,2017年12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2018年5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多措并举,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问题,斩断火灾发生的链条。

 

甚至就在前不久2021年8月1日起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也有第37条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此规定也主要集中在规范用户行为。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因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引发的火灾依旧屡有发生。毕竟室外停放空间有限,充电桩配套不足,用户只能“拆下电池回家充”。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的电梯中,虽然张贴着“警惕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的海报,但从屋内拉电线连接屋外插座的“飞线充电”行为、推车回家充电的举动并不少见。一位推着电动自行车回家充电的居民说,自己也看到了电动自行车起火的新闻,“但小区里没有集中充电设施,只能回家充电,平时多注意,睡觉时拔了就好”。

 

有充电桩的小区,居民依旧有自己的烦恼。家住北京海淀某小区的曾先生表示,因为担心电池充电安全,自己去年特地买了一辆价位较高的电动自行车。虽然小区内有公共充电桩,但使用时需要去物业专门办理一张实体卡,收费也比家中的民用电高,例如在家里给电瓶充满电只需要4-5毛钱,在公共充电桩充电则是1元4小时。去不同的小区停车,曾先生还面临充电插头不匹配的情况,需要单独购置转换器。

 

避免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最要紧的是从源头端减少风险。只有停放场所、充电设施充足,变堵为疏,住户才不会“打游击”,不必把电池拿回家充电而产生危险。

 

《工人日报》评论:“充电接口是否与市面上绝大部分电池兼容,防雨防雷防盗举措是否到位,充电桩电价是否合理等等。这其中哪怕只有一条答案是否定的,都可能导致充电桩成为摆设,好不容易下楼的电动车又会‘被迫’上楼。”


5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非机动车交通法规,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情形作出了规定。该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的,最高会被处以五万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条例在作出禁止性规定的同时,还推动建设集中充电设施,明确要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规划和配套建设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

 

除了完善配套,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电动车非法改装的打击力度。对于目前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也有待提升。


参考资料:

1.电动自行车火灾:没有管不住的“痛”,只有放任造成的“伤”丨新华每日电讯,2021-09-22

2.杭州电瓶车爆燃事故男子出院 女儿手术20多次仍在治疗丨钱江晚报,2021-09-22

3.电动车入户充电引发爆炸!拆掉这颗定时炸弹,应该如何做?丨我是科学家,2021-09-24

4.小区充不了,家里充危险,电动自行车该去哪充电?丨瞭望东方周刊,2021-09-25

5.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多发 地方立法明确疏堵结合措施丨青瞳视角,2021-06-08

6.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为何屡禁不止?原因多多:充电桩缺乏、收费较高、电瓶被偷……丨极目新闻,2021-09-24

7.下楼容易上楼难,才能避免电动车变“杀手”丨工人日报,2021-09-24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蓝狮子图书为库叔提供15本《重塑经济优势》赠予热心读者。特邀15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打造国内首部全面解读与分析“内循环 双循环”经济模式读本,深度探讨构建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来源:
0

阅读:220696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

“上楼太危险,下楼又没地...这“定时炸弹”到底要放哪?”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