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瞭望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
从老村搬入新家不足一月,66岁的沈姚付就办起了宋家沟村的第一家凉粉摊。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位于全国14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吕梁山区。为了帮助特困村摆脱地处沟壑边缘的恶劣生活条件,宋家沟村承接安置了周边14个村子145户整村搬迁的村民。
沈老汉告诉前来调研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开凉粉摊是扶贫干部给指的路。靠这生意,他的年收入能达到一万元以上。而凉粉摊的“本钱”,正是老村那10多亩地里种下的山药蛋。
如今,像沈姚付一样的易地搬迁村民已经融入了新环境。曾经的“穷山恶水”,也变成了生存发展的“自然银行”。
摆脱绝对贫困,中国以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特困到振兴,广袤乡村中涌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接续奋斗的激情。
六盘山区
六盘山区包括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四省区61个县区,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缺水严重。
揽才聚贤谋振兴
xhpfm://comment/?id=11157814&doctype=0
近年来,西海固各县区积极培育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力促两个带头人相互转化融合,使其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动车组”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闽宁人才交流持续深化。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闽企闽商……一批批人才带着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熟模式和“爱拼敢赢”的精神扎根西海固
越来越多曾因贫穷离开家乡寻找出路的西海固人,希望回到家乡贡献力量。当地组织部门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由县乡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秦巴山区
秦巴深处现通途
xhpfm://comment/?id=11157815&doctype=0
曾经,大山是阻碍。如今,大山是支点。天堑变通途,大山深处的特色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4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温网室里,专家们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呵护着马铃薯幼苗。这些幼苗培育一年多以后,就能变成优良种薯
武陵山区
湘西大山小百合长成大产业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16?d=1348c4f&channel=weixin
2021年,龙山县收获百合面积10.01万亩,总产量10万吨,总产值10亿元,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
“现在很多农户因为种百合住上了新房,开上了新车,娶了新娘,还培养出大学生!”
擦亮品牌,是龙山百合拓展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村民们将百合花批量采摘外销,日订单连续两个月超过8000枝。百合鲜花走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又一发展支点
乌蒙山区
乌蒙磅礴开新路
xhpfm://comment/?id=11157818&doctype=0
“在这里务工,既能增加收入,又方便照顾家人。”唐仁俊说,自己种了5亩玉米和洋芋,作为猪饲料卖给这家养殖场,一年能多挣1万元
如今,走进砂锅寨社区,已不见群众砍伐树木、烧制砂锅辛苦谋生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高端民宿、无边泳池、卡丁车俱乐部和山地滑车等项目
与产业路一起打通的,还有发展思路。现在,双堰社区建成了集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于一体的智能化鉴溯鸡舍,用于科学管理乌鸡养殖
滇桂黔石漠化区
大石山迸发绿色力量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19?d=1348c4f&channel=weixin
毛葡萄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不需要翻耕,而且能“抓住”石头山里仅有的土壤,一株可覆盖一亩石山,当地有“种一次能管50年”的说法
只能种甘蔗、玉米的旱地现在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
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还是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的“帮扶车间”
滇西边境山区
兴边富民的甜蜜配方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20?d=1348c4f&channel=weixin
2021年5月,班洪村下班坝自然村迎来了一群“蜜蜂侠”
算上所有蜂蜜的收入,一个蜂箱每年至少能赚1000元左右,利润很可观。养上100箱蜜蜂,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
厚积人才兴沃土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24?d=1348c4f&channel=weixin
初尝胜果的齐晓景,陆续推出“借鸡还鸡”“借猪还肉”“借苗还果”等模式,带动了416户农户增收,其中包括脱贫户和低保户约300户
“文化村长”刘京晶协调《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团队拍摄了美食纪录片《知味兴安盟》,带动兴安盟的奶茶、酸奶、手把肉走俏市场
燕山-太行山区
农旅融合田园生金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26?d=1348c4f&channel=weixin
现在骆驼湾不再闭塞,游客沿着太行山高速就能来到这里。未来,还会有新的道路将骆驼湾与周边更多景区连接起来,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以前寒冬腊月里大雪封山,人就出不了太子城村。就算出了村,也走不出村子在的山沟。那时是苦雪、怕雪,如今是乐雪、爱雪,白雪成了‘金饭碗’。”
吕梁山区
易地新生节节高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27?d=1348c4f&channel=weixin
入住新家不到1个月,宋家沟村的第一家凉粉摊就开张了。生意好时,沈姚付和老伴儿要从早上5点一直忙到晚上,每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
新村民逐渐适应了新环境,融入了新集体。收入多了,人气旺了,做事情也活跃起来了
大别山区
大湾村有了新风景
xhpfm://comment/?id=11157828&doctype=0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大湾红色书店勾勒出如今大山里的文明气象:书店人气更旺,大湾底蕴更深
“大伙儿钱包鼓了,文娱生活也要充实起来。这是咱新的归园田居。”
“大湾村脱贫,脱去的是‘没底气’,托起的是‘有志气’!”在余静看来,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振兴力量必不可少。她说,这是乡村振兴的底气
新疆南疆四地州
南疆“网红村”在“诗和远方”中铺就幸福路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31?d=1348c4f&channel=weixin
近年来,新疆和田地区一些县市积极打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网红村”,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和田,助力当地走上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
罗霄山区
且将“兴”火试旧茶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33?d=1348c4f&channel=weixin
有了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粘虫色板等,种茶期间的农药使用量能减少七成以上
在外务工的90后村民吴清有返乡盘下了一家生态农庄,“卖风景”和卖茶叶成了他的新生计
2022年,狗牯脑茶品牌价值达到33.34亿元。有近十万人从事茶业相关行业,户年均增收超过4000元
西藏
魅力西藏舞文化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38?d=1348c4f&channel=weixin
“我白天在村藏戏团演出,晚上到剧场工作,月收入比以前打零工时多了5000多元。这几年盖新房,换新车,生活越来越好。”
四省涉藏州县
甘肃碌曲:绿色为底 书写雪域高原新活力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57842?d=1348c4f&channel=weixin
“以前打水要去河边,有些村子里的房屋院墙都塌了,路也是坑坑洼洼,去县城要花两个多小时。现在家里一年四季都能用上自来水,院墙全被翻修了,去县城也只要20多分钟。”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尕秀村停留过夜,全村超一半牧民开了藏家乐。数据显示,2021年,碌曲县接待游客80.2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67亿元
“合作社统一托管牛,村民们从传统的游牧生活中解脱出来,开藏家乐、外出务工,再加上政府发放的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增收渠道多了、收入比以前更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