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是苏东坡纪念爱妻王弗写下的诗词《亡妻王氏墓士铭》里的内容。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苏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时间飞逝,数数手指头,商业保理正式在中国发展正好十年了。
我是完全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步、迅速发展、曲折、、的过程,当然,现在商业保理仍然在发展,仍然是供应链金融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前些天,一个地方保理协会的朋友向我约稿,让我写写商业保理十年的感想。
想写,但是我的风格,大家肯定都清楚,愿意提问题说实话说困难,很少写赞歌,写完了再影响协会的形象,那就太不好了,所以一直没写。
但是,他这么一提醒,确实是勾起了我对商业保理十年的回顾,想起了2012年9月份,我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商业保理论坛、想起了2012年独自背上行囊去深圳前海开拓商业保理注册市场、想起了大批的人找我注册保理公司、想起了五道口保理学院的成立和各地保理协会的成立、想起了商业保理与p2p的恋爱、想起了一个一个独立保理公司倒下和跑路进监狱、想起了本来是保理业务的买方自己成立保理公司、、、
2012年9月在我举办的保理论坛,那是的我还很年轻
特别是想起了跟随商业保理十年,自己的发展,从研究商业保理,到研究供应链金融,再到研究供应链管理,到研究商业,运营主体从五道口保理学院到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
所以突然想起了苏东坡的这首诗词,来表达一下对这十年商业保理的感受。
商业保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尊龙体育官网
独立保理公司迅速崛起
中国,干啥都会一窝蜂。特别是有国家的认可,同行和朋友都干,我也得干。这点在商业保理行业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其实我接触商业保理行业是在2008年,到2012年国家商务部搞试点之前,中国也没有多少家保理公司,主要集中在天津和上海,大部分都在天津,上海么有几家。
天津这些家,大家也都差不多彼此熟悉,算是一个小圈子吧,很多都是我帮助其成立的。
到2012年商务部正式下发在天津和上海商业保理发展的文件,这个行业突然就火起来了,而且这火一直在燃烧,大量的投资人想成立保理公司,因为我介入的比较早,加上互联网上宣传,很多的人都纷纷找我帮其成立保理公司。
天津和上海的主管部门,也迅速的注册审批严格起来,很多投资人不符合他们的审批条件。
我需要另开辟一个地方,把这些企业带过去,实现他们的商业保理梦。我考察了几个地方,发现了深圳,特别是前海的这个地方比较适合。除了深圳的市场环境外,因为我查到深圳已经有了三家保理公司注册,突破性更大一些。
2012年年底,我自己跑到深圳去开拓。为了怕注册不下来,就先以我自己的名义注册保理公司,后果是,被工商局驳回来了。
正好一个朋友,帮我找了一个代理公司,听说在工商关系挺好的。我决定跟他合作,结果人家确实可以办到。
就这样,深圳的商业保理市场打开了。一传一,十传百,纷纷有人找我帮着其成立保理公司,好像到2014年的时候,深圳的保理公司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我的客户。当然,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业务,我又不能垄断,所以比例下降了很多。
但是最终截止不让注册为止,我的客户也将近占了深圳商业保理十分之一。
当然,天津我也没闲着,有符合天津政府审批条件的,我也帮助办。
当时,真的太火了!
一部分确实想做保理业务,还有一部分是保理公司的员工注册去忽悠市场,还有一部分注册等着值钱了卖,各种类型的都有,后来我发现我一个小员工自己偷偷摸摸也注册了两个保理公司,应该是想着卖,后来我看政策变化,没卖成自己偷偷注销了。
现在,代理成立保理公司的业务,我们也差不多停止了,因为没有了市场。
现在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商业和供应链管理的身上了,这是实打实的产业里需要的,研究几十年也不会过时。
大量做业务的独立保理公司倒闭、跑路
大量的投资人注册保理公司,有一部分是真想做业务的,但是就是这部分做业务的,最后有的倒闭、跑路、进了监狱。
现在想想,还不如不做业务,注册一个,有机会卖掉挣点钱呢,听说有人挣了不少钱。想到这,我就后悔,我自己应该多注册几个留着卖的,也可能只忙着为客户服务了,忘记走这个脑子了。
有人说倒闭可以理解,经营不善出现坏账了,但是为什么跑路、进了监狱呢?
这就要说起p2p和私募债权基金、民间财富理财公司了,那些年,也正是这些机构疯狂的时候。
好像2011年和2012年,也正是p2p在国内开始发展的时候,然后大家都知道了,爆发了,遍地是p2p。加上原来的私募债权基金、民间理财公司,这个资金来源就非常容易了。
这些资金需要出口,保理公司正好需要资金,两者一拍即合。不仅仅是这些机构互相合作,很多是p2p、理财公司、私募债权基金自己成立保理公司,保理公司也成立p2p等。
资产端,经济下行,这些机构有没有产业场景,控制不住风险,经常出坏账。资金端,国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到期都还不了。
还不了咋办?不是跑路就是被抓!能咋办!
这里面有经常活跃在各种保理论坛的积极分子,还有的是保理协会的会长单位、、、
所以我的好多客户,不是不做业务,倒闭的,就是跑路还有被抓的。
当然了,也有好的,到现在业务做的也不错的。
也有人说你看亚洲保理、盛业保理做的还不错,是的,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不能复制。
一旦没法复制,就没有必要再聊,再去研究了。
大批保理业务的买方开始成立保理公司
最开始成立保理公司,想干保理业务,很少有核心企业的,都是独立的第三方的,之前搞金融的比较多。
但是保理业务的逻辑,是需要买方配合的,配合应收账款转让通知、配合更改账号、验证贸易背景真实性等等,所以,第三方独立保理公司就要去营销说服保理业务的买方,也就是核心企业。
保理业务的逻辑,在中国特别的尴尬,不知道欧美发达国家是不是也一样。就是卖方缺钱融资,需要买方配合,关键是加重了买方的操作成本和风险,及自身现金流风险。我是买方我也不干这事,除非我自己干。
保理业务,对于第三方保理公司来说,风险大也复杂,但是对于买方的核心企业来说,不复杂、风险小,一来二去,结果都把保理业务的买方个教会了,买方一想,这活我可以干啊,自己注册个保理公司就可以了。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做为保理业务的买方纷纷成立保理公司,到现在新成立的保理公司,都以核心企业为主,第三方的很少了,好像民营的都都很少了。
2022年中国商业保理公司成立名录,来源:章法网
因为现在这经济下,民营企业,泥菩萨过江自身还难保,哪有钱放给别人?
未来的金融业务,看来只能国企干了。
因为国企,金融机构比较认,背后有政府兜底,这都是做金融最核心的基础。
保理业务的买方成立保理公司,现在干的风生水起,还发明了类似票据的产品电子债权多级流转,不仅银行认,资本市场也非常认可,风险也非常低。
可能这工具,在国内,确实适合买方自己干。
熟悉融资租赁历史的朋友,看着是不是有熟悉的影子。之前融资租赁公司都是第三方的,然后不断的营销设备厂商,后来设备厂商发现,这活应该我干啊,结果设备厂商纷纷成立融资租赁公司。
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设备融资租赁干不过设备厂商的融资租赁公司,大家纷纷去干城投公司,现在干新能源!
商业保理和融资租赁的发展路径其实是差不多。
独立保理公司不行的时候,也是大批纯金融公司不行的时代
商业保理公司不行了,因为业务模式的问题,但是其他的独立纯金融公司,例如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是不是好很多呢?
其实不是,商业保理只是个缩影而已,其他的独立的纯金融公司都不行了,包括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暴雷的也非常多。
地方金融组织,也就是类金融机构,除了国企及有产业场景的,也剩下不多了,剩下的,也是勉强的活着,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
我一直认为,纯信贷行业,不是一个好生意。但是诱惑大,死一茬又来一茬。这些年,不知道多少做信贷业务的倒下,能安全退出的,都可以去烧香拜佛了。
信贷这业务,风险大收益低,适合银行干,也适合有场景的干,非常不适合裸奔的干。
干十笔,赔一笔,不仅把之前的利润赔进去,还得把本金搭上,你说这是个好生意嘛?怎么感觉像赌博!
银行适合干,因为它有国家设计的流动性,只要流动性不断,这个游戏就可以玩下去,踏过周期,而且银行绝大部分都是国家的。
有场景的适合干,因为风险低,操作成本也低,除了金融收入,还有其他的产业收入。
不仅仅是干金融的,干实业的杠杆高了,也离死亡不远。最近几年,做实业的暴雷的也非常多,海航、恒大、、还有一大堆上市公司,打破了大而不倒的神话。
当然,这些情况的出现,跟经济下行,国家金融去杠杆、金融监管、房地产管制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信贷及加杠杆这事,跟经济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有人说,我们能不能经济好的时候就干,经济不好的时候就撤行不行?这个太难了,一是没人能够预测经济好坏这事;二是进来容易撤的时候难。
借钱这事,不管对借钱的人还是出借人,都跟吸毒一样,吸久了上瘾了戒不掉,然后不断的蚕食你的身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现在是不是纯放贷的培训很少了?因为都已经失去了实质意义。
保理业务一直会存在,只是模式变了
给保理业务甚至是纯放贷业务,说的这么惨,那未来这业务还会有嘛?
当然会有,只是可能模式变了,因为天变了。
虽然目前供应链金融比较火,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还是占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大的份额,存货融资还不温不火的跟乌龟一样探索前行。
总结下来,就是对于非银放贷机构来说,只有场景才能干这事,没有场景,今早放弃。
你看,有产业场景的,人家可以干金融。那我们干金融的,能不能去干个产业场景啊?
当然是可以的,除了银行有国家规定不能经营实业外,其他的非银行机构一般是没有这个限制的。
非银金融企业干产业,有两个路径:
其一,直接经营实业,做产品,然后销售,这个对于之前一直是干金融的难度有点大,而且积累时间太长,失败率也高。远东租赁就走了这条路,自己做建设公司,自己开医院,办学校等。
其二,做生产服务业,为经营产品的公司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也就是为生产产品的公司、品牌公司、贸易商提供采购、虚拟生产、分销、物流、金融、政务、科技等一站式的集成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相比自己做产品的公司,风险小,介入快,能够与之前的金融业务形成互补,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可以增加其他非金融收入。
那么公司缺少这方面的人员或者资源怎么办?
做为一家公司,其主要是整合各种资源,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获得收益的行为。
公司的转型发展,不能受制于自身知识、员工能力的限制。
缺少人员,可以到市场上招,这方面的人才一点都不稀缺。有一些资源自己短时间建立不起来,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把其他合作方集成到自己的服务里,弥补自己的能力,这有点跟做软件差不多,这也是典型的工程师思维。
其实除了独立保理公司需要通过生产性服务进行转型外,核心企业的保理公司也同样面临转型的问题。
因为核心企业的保理公司,业务规模严重受制于核心企业本身的业务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己股东业务做得差不都了,就得往外扩,做外部业务。
做外部业务,能和之前的独立保理一样的套路嘛?那不离死就不远了嘛!
最好的方式还得是供应链服务 保理!
也有人说,转型金融科技行不行?我个人看法,拉倒吧,保理公司转型金融科技,相当于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里。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写京东科技、联易融的文章。
前十年我们在尝试,后十年我们一定会腾飞
中国商业保理前十年,真的是在尝试,很多的保理公司,都成了先烈,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台湾的保理大师,fci等国际保理组织,并没有给中国国内保理业务带来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光顾着搂钱了!
未来国内保理业务的发展模式,还得靠我们自己。
任何工具都有优势和劣势,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国外和中国国内,不管在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信用、金融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照搬肯定是不行的。
之前很多从业者受台湾和国际保理影响,说国内保理不是真保理,保理不是融资、、、等等。
这些人脑子就是坏了,你管他什么真保理假保理干啥,干保理的目的不是挣钱嘛?不挣钱即使做真保理有啥用?自娱自乐啊?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这是对的。
中国人,不太擅长从0到1,但是非常擅长从1到n,也就是复制的能力比较强,只要有人能做的好,其他人就可以迅速学习跟上。
当然,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对于放贷这事,诱惑这么大,不一定有人就能够真的从以往吸取教训。那也只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吧!
最后祝商业保理行业,在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好!下一个十年咱们再见!
作者:鲁顺 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院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