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美丽中国,幸福人民。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进一步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此,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非凡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非凡成就。对此,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常纪文:过去十年是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十年。我到湖北、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野外调研,经常能遇到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让人惊喜。在湖北长江边的河段里,还能看到小时候难得一见的翘嘴白和?鱼。
这些变化,得益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行动计划,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体制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一系列举措,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协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记者:要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常纪文: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离2030年碳达峰行动目标和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新的阶段,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可能会比以前更艰难,所需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不比以前轻松。二是既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难度会更大。三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开展绿色生产和生活转型的能力不一,环境保护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仍不高,梯级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目标的难度较大。四是虽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但是体制和制度的协同实施和集成创新需要加强。五是行政管理和监督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作用发挥不够,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仍需进一步努力。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记者: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您比较关注哪个方面?有何体会和思考?
常纪文: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进度。绿色转型既要紧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目标,也要制定各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各项措施必须实事求是、统筹谋划、协同增效。措施的推进必须稳中求进,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社会就业、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在把握长期目标的进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适时灵活调整有关工作的节奏。
锚定建设美丽中国目标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强调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请问,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
常纪文:一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律,协同推进各方面目标实现;二是把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三是结合美丽中国建设、碳达峰目标,构建经济社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我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工作的一体化谋划、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考核;四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国内和国际的优化配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