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作者商朝晖
文 | 商朝晖
本文转载自科普中国旗下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id:iamascientist),原文首发于2022年11月29日,原标题为《为啥在南极观测天文?因为这里的星星“不眨眼” | 商朝晖》,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2022年8月27日,“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8期“宇宙漫步指南”演讲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队长商朝晖带来演讲:《南极的星星“不眨眼”》。
以下为商朝晖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叫商朝晖,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分享我们在南极做的天文工作。
讲到天文和南极,或许大家会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到南极做天文?
这实际上是一个科学问题,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研究天文希望天越黑越好,这样光污染少。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几个天文台,分布在夏威夷、智利北部、北非人烟稀少的地方,当然,南极肯定比它们更黑,因为那边没有常驻人口。不过,更重要的是南极的冬天有极夜,可以24小时连续地观测天体。这样的话,天体随着时间变化的各种情况都能观测到、研究清楚。这是在南极特有的好处。
另一个好处也跟南极的特点有关系,那就是冷。越冷的地方,对红外波段的观测就越有利。为什么要做红外波段的观测呢?因为肉眼看到的可见光,只是光波里的很小一段,如果只观测可见光,就会失去很多其他波段的信息,那研究天文就是一个盲人摸象的状态了。比如下图的猎户座,左侧是肉眼看到的样子,也就是可见光波段的,而如果我们的眼睛能看见红外线,猎户座就会是右侧的样子,包含了更多信息。
猎户座 | nasa
而且,天文研究不局限于可见光、红外线,我们在所有的电磁波段都要做研究。β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再到微波、无线电波,在这些波段天体都会发射信息,所以每个波段都要观测。在地球上很多地方,因为有大气层,很多波段的辐射都被挡掉了,能到达地面的只有两种:可见光和无线电。所以,为了观测到更多波段的信息,我们不得不发射卫星,甚至弄一个飞机,把望远镜装上去,让它到大气层的上面去观测。
有一个波段叫亚毫米波,也叫太赫兹,这个波段容易受大气的影响。大气里有水汽,会把亚毫米波挡掉,但如果空气很干燥,亚毫米波就还是能到达地面。南极虽然水很多,但很冷,所以全是冰,空气就非常干燥。那么,在南极就可以在地面上做亚毫米波段的观测,不需要发射卫星或者是飞机去大气之上。
南极天文观测的第三个优势,就是南极空气很干净。有多干净呢?下面图中,竖着的是竹竿,它背后是太阳,我们会发现竹竿周围没有杂散的太阳光。但在别的地方,比如说北京,大家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太阳周围都是白花花的,光是散的,这说明大气里非常脏,颗粒非常多,所以散射也很多。而南极的空气特别干净,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散射。
干净有什么用?最重要的就是在干净的地方,星星“不眨眼”。我们在城市观测星星时,会发现星星总是在抖动,像在眨眼一样,在这种条件下,拍摄出来的照片也会不清楚。而在南极,因为大气很干净,散射比较少,所以星星光线传播得就很稳定,就能拍出非常清楚的照片。
下面的图左侧是地面上望远镜拍的,右侧是太空中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拍的,两张照片是同一个星系,但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细节差别非常大,就是因为在左侧的图中,大气干扰了观测。而在南极大气非常稳定,干扰就会很小。
同一个星系细节差别很大,是因为大气干扰了观测| | 左边图来源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右边图来源哈勃太空望远镜(hst)
那现在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为什么要去南极做天文呢?因为我们通过上面这三个原因预测,南极可能是地面上最好的一个天文台址。
但是南极非常大,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做天文观测,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冰穹a的地区,中国在那建了昆仑站。冰穹a有四千多米高,已经进到南纬的80度圈以内。人类第一次到达冰穹a是2005年,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到达了这个地方。当然,中国科考队的探路过程也是不一帆风顺,科考队员们经历了好多年,从1997年就开始探索,2005年才终于到了冰穹a最高点。
我去到冰穹a是跟着第35次南极科考队。我们从上海出发,到澳大利亚,到霍巴特,从中山站登录南极,然后从中山站开车到达目的地——昆仑站。中间这个过程很长,从上海到中山站坐船就要一个月,而从中山站到昆仑站,路上还要走18天,真正在昆仑站工作的时间大概只有3个星期左右。
去昆仑站的路线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席颖
从中山站出发,去往昆仑站,一共1200多公里,但是我们走了18天,平均每小时就十几公里的速度。走得慢一个是因为拉的东西非常多,各种各样的装备,都用直升机吊装到出发点,再放到很大的雪橇上,然后用雪地车拉着雪橇走。还有一个原因是路况差,根本没有修路,完全是在冰面上走,路上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加油。当然,所有的物资包括加油站,我们都得带着,因为路上没有任何补给的地方,全靠我们自己。
也有一些不顺利的地方。路上车坏了两次,实际上在这种路况上走,车损坏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后勤机械师也跟我们一起走,车出了问题,就在路上修理。后来我们总结,在南极这个地方:不顺利,但是很正常。
到了昆仑站后,我们就得紧张地开展工作,因为工作时间只有21天,如果做不完也得走,不然天气转冷就走不了了。
这一次工作主要就是:把塔架起来,把望远镜放在塔上做观测。
要架塔,就得先打地基。我们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其他的队友有空也会来帮忙,比如厨师、医生,都会过来帮忙架塔。这塔架完之后,剩下就是我们的工作了。我们要很精密地把望远镜装在上面,而且要调试望远镜,让它能顺利地观测恒星。下图就是我们安装的两台小望远镜,在8米高的塔上面,它们会自动地运行。
望远镜的主要任务是要观测:南极的星星是否“眨眼”,或者“眨眼”多不多。在零下75度的时候,这个设备仍然能正常地运行,如果望远镜被霜雪覆盖,我们还设计了加热系统,可以远程打开,把镜头上的霜雪融化掉。
通过连续的监测,我们发现冰穹a这个地区,星星抖动得非常小,可以说基本上“不眨眼”,视宁度比夏威夷、智利都要好1倍以上。我们还观测了冰穹a的云层和极光,发现这里的冬季83%的时间没有云,全是晴天,这也很有利于天文观测。冬天极光虽然很多,但是我们通过设计特殊的滤光片就可以排除极光的干扰。
所以说,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认为冰穹a拥有地球上最好的观测条件,将来我们会在这里建设更多项目,更加充分地利用观测资源。
谢谢大家!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湖南人民出版社为库叔提供15本《重中之重》赠予热心读者。读懂中国重工业争峰之路,描摹中国重工人的星辰大海。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2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