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王辉耀:打造中国新叙事,民间外交可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中国面临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整体渐强,同时也存在部分领域缺失、国际影响力不足、叙述方式不恰当等问题。处于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面对当前复杂国际局势,改善我国国际形象任务艰巨。
一方面,在西方刻板印象及倾向性报道引导下,中国国际形象屡屡被歪曲、污名化,损害了中国国际话语的可信度。特别是疫情暴发一年多来,虽然中国抗疫成效显著且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但美欧国家民调显示,一些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仍存在偏差、偏见或被扭曲之处。
另一方面,崛起中国的国际叙事方式有待改进,国际传播能力也有待加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以国际社会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塑造强大谦和友好、可信可敬又可爱的国际形象,并入耳入脑入心影响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广大的普通民众。这是一项关乎全民的时代命题,需要打造多层面、多主体、多元化叙事体系。国家外事相关部门及主流媒体发挥着引导性主力军作用,智库、学者、企业、社会组织及广大普通民众也可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全球化智库(ccg)日前举办“中国新叙事”研讨会暨笔者与ccg秘书长苗绿博士合著《我向世界说中国》新书发布会。近年来,ccg活跃在慕安会、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国际舞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做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许多二轨外交经验,对民间力量参与打造中国新叙事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民间叙事可多些客观理性表达,在交流中秉持谦和自信、包容平等的对话姿态,用事实与数据说话。我们要注重从理念与宏观层面展开中国叙事,也要加强事实和数据的层面沟通交流,有时事实和数据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同时,谦和不代表不自信,包容不代表没有立场,在对外交流中可以各自讲述自身的理念观点,秉持谦和平等的对话姿态,而非一定要以锐利的口吻寻求说服或扳倒对方。能把自身理念传播出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沟通,即便不能说服对话方,但能够让更多人愿意倾听并了解我们的理念,就是进行了十分有效的国际传播。
其次,在国际叙事中要更多注重情感共鸣,不仅要讲中国的故事,也要注重倾听了解别国的历史文化及现实需求,多说中国与各国的共同价值及普遍性问题。情感共鸣点是国际交流的公约数,真正能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我们对世界许多国家的了解还很不足,要在多倾听中了解别国,并将我们想要表达的与对方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在共情基础上展示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友善真诚。注重强调全球共有价值,多以全球共有价值观为参照讲述中国故事,从多边角度讲述中国对全球化贡献的故事与细节,多用别人听得懂的大逻辑来讲中国自身发展的逻辑。
再次,要主动走出去,广泛迎进来,勇于直面不同意见,积极在国际主流论坛及媒体发声表态,通过国际传播主流渠道将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传递给更多人。西方话语权占优情况下,接受国际主流媒体的访问非常重要,应避免因为对方不友好或有难以让我们接受的观点就拒绝接受对方访问。同时,在社交媒体大发展时代,要想被更多年轻一代所了解,也需要通过国际社交媒体全方位发声。我们要有勇气接触意见不一致的群体,不因对方意见与我方不同而不愿意与之接触。
真实的中国有很多可亲可爱之处,也确是可信可敬的,对此我们要有底气和信心。在公共外交及社交媒体大发展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可以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对政府间外交的补充与促进作用。学者因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权威性、理论性,往往能够更清晰透彻地阐述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各行各业民众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参与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两者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当我们能够去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便可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具主动性的引导作用,使更多国家民众关注并了解我们探讨的话题。当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强调多边与合作的议题成为公共话题,当关于中国的讨论更多涉及中国贡献、中国与各国互利共赢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等话题,世界就会在进一步认识中国中改善对中国的看法。
本文刊发于《北京青年报》,2021年7月25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