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承泽园系列之七:承泽园与张伯驹-尊龙体育官网

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百年风雨承泽园系列之七:承泽园与张伯驹

2021-09-17 04:45


承泽园在同仁堂乐家手中缺少历史记载。再有记录的时间已经来到1946年张伯驹购入此园。

张伯驹于1946年购入承泽园,入住后改名为展春园。此次购置承泽园其实是房产置换,起因是他想从文物商人手中收购展子虔的《游春图》需要金条。《游春图》是一个历史价值极高的国宝,喜欢收藏,同时又极具历史担当的张伯驹决定收藏并保护这一作品。为此,他决定卖掉北京弓弦胡同的老宅,换得35条黄金,用来补足买画的资金缺口,然后还债和分给妹妹张家芬,再加上购买承泽园。弓弦胡同旧宅是一块13亩的院落,原是张伯驹伯父张镇芳的遗产。因张镇芳膝下无子,生父张锦芳早年将6岁的长子张伯驹和最小的女儿张家芬过继给哥哥。

张伯驹生于1898年,原名张家骐,字伯驹,从小受到的是传统教育,对音律、诗词、书画、戏曲等都有很高的造诣,是著名的收藏家和国学大师,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

▲左至右依次为:张伯驹、张学良、傅侗、袁克定

1950年,张伯驹在园中成立“展春词社”(又名“庚寅词社”)。1951年在承泽园举办“重三禊集”汇集诗词精英40人,规模空前绝后。


▲辛卯重三承泽园禊集纪念,前排左三左四为张伯驹、潘素夫妇。

周汝昌亦曾写《承泽园轶事》一文回忆说:“我与张先生过从甚密,几乎每日下午都要去坐坐——那儿是书画之府,丝竹之乡,我们除了诗词翰墨之外,也好京剧。记得有一回张先生唱《空城记》,我给他当琴师。那时学余派须生的,常向张先生请教,先生给予他们示范。”

在承泽园居住期间,张伯驹被聘为燕京大学语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还在语文系楼上举办了一次展览,展出个人收藏的古代书画珍品。1953年因家务纠纷需要资金,将承泽园卖与北京大学。



承泽园石桥及亭子(图片拍摄于1933年-1946年间)

德国摄影师morrison hedda 拍摄/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图片资料


张伯驹搬进承泽园后,袁世凯之子袁克定也曾寄居在园中。从承泽园搬出后,张伯驹又为袁克定一家在西城买了间房子,并继续接济他们的生活。张伯驹一家于1955年搬到后海南沿26号。

1956年,张伯驹将其收藏的部分文物捐给国家,包括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元赵孟頫《千字文》等100多件,不少都是顶级国宝。尽管如此,他仍于1958年被划为右派。1961年在陈毅的干预下张伯驹、潘素夫妇到吉林省博物馆工作,张伯驹任副研究员、副馆长,主要负责文物鉴定工作。十年浩劫期间张伯驹被批斗、抄家、隔离审查。1969年被迫退职并被送往舒兰农村插队落户,当地因张伯驹夫妇年老而拒不接收,二人只能返京,但住宅被造反派抄没,家徒四壁,二人没有户口也自然没有粮食供应,只能以出卖家产度日。为此,张伯驹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言词激愤地说:“溥溥大地,锥无可立!”1972年,周总理批示,聘任张伯驹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重新落户。此后,他担任过多家书画、戏曲艺术机构会长、研究员、顾问等职,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等,于1982年在北大医院病逝,年84岁。

文字整理:王志勤 | 编辑:王贤青


百年风雨承泽园系列”相关阅读:




来源:
0

阅读:701880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

“百年风雨承泽园系列之七:承泽园与张伯驹”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