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14日中国网。
2021年11月10日,中美两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简称宣言),称两国将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现今的努力与《巴黎协定》仍有显著差距,中美应该顾全局、负责任;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称尽管中美争议不少,但在气候问题上“唯有合作一条路”。
这一宣言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此次峰会不致沦为空谈。首先,宣言正文中有极多“硬核”的具体内容,比如“美国制定了到2035年100%实现零碳污染电力的目标”“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两国“计划在2025年通报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等,都表明了中美两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和坚定信心。其次,中美两国合作的态度将引领所有峰会参与国家最终达成一致。此前公布的一项协议草案显示,这次峰会或许可以突破30年来联合国气候会议的瓶颈:各国将明确同意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且停止对化石燃料的补贴。
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共同承担历史和未来的责任,通力合作应对如今的气候变化问题,岂非全世界之福?
当然,有缓和的迹象绝不代表就没有负面信号或应该忽视负面信号,比如美军在南海的行径、拜登和布林肯的涉台言论等,表明中美两方对许多重大事项看法仍然相去甚远。这也昭示着,中美关系并不会因此一帆风顺。就气候问题而言,一些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是第一大碳排放国挂在嘴边,却忽略一些其他重要的数据。根据世界银行的公开资料,美国人均碳排放量仍是中国的两倍以上;若按照消费国负责的人均碳排放统计方式,第一名美国更几乎是中国的3倍;另外,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的1/5,累计碳排放量却占了3/4。
中美双方理应更多地从持续增进相互理解的角度交流互通,否则中美关系即便出现缓和,持续时间也不会长久,中长期的变化更加难以令人期待。因此,尽管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此次联合宣言意味着中美“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就中美关系而言,两国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气候危机、恢复世界经济、两国关系缓和,都需要中美双方同向同行,很难一蹴而就。希望随着中美在气候问题上更务实地协同“作战”,更进一步的中美合作与政策落实能更快、更好地呈现在两国和世界人民面前。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