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2022-12-12 20:25
11月24日,《科技日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刊刊发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的署名文章《乘势而上,深化改革 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开新路》。文章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清华大学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清华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过去十年,清华大学把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为核心战略,扎实推进综合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推动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改革工作。这些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大提高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学校发展总体势头很好,呈现昂扬向上的状态。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学校越是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越有挑战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清华大学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清华力量。我国有几千所大学,分层分类构成了高等教育体系。而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下一阶段,清华大学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清华大学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牢记嘱托,乘势而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带头深化各项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示范。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必须以改革激发内在的活力,必须要聚焦立德树人主责主业,必须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清华大学是党领导的大学、社会主义的大学,也是人民的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永远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把握好“一二三四五”。其中,“一”是指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二”是指两个变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是指学校在教育界、学术界、行业界三个“界”的角色;“四”是指国际大学人才培养的四类典型模式;“五”是指大学治理的五个体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大学思考如何在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更好发挥作用,把三个“第一”更好地结合起来。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主要是学校作为学术界的重要力量应该承担的使命;培养人才第一资源,是学校作为教育界成员应该承担的使命;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恰恰是学校在服务产业界方面应该承担的使命。过去,清华大学主要以参与项目合作的方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要探索用新型举国体制来解决产业界难题。厘清与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的关系,有助于学校认清自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办学方向、使命、定位和角色。实际上,学校的这些角色彼此之间是有冲突的。例如,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矛盾,过去教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科研上,而不是教学上。科研和产业服务之间也存在矛盾,后者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与纯学术研究很不同。学校培养的研究生在进入产业界工作后也有诸多不适应。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化解矛盾。例如,在教研系列的人事制度中专门规定,教师无论职称高低,必须有40%的时间用于教学,从而缓解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学校也在考虑未来对院系进行分类,将三个“界”的任务分给不同类别的院系,同时加强统筹,形成一加一大于二和整体协同的系统效应。分别以“学科—专业”和“本科生—研究生”为维度,可以把国际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四类,即注重专业和研究生培养的美国创新型大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德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和本科生培养的英国文理学院培养模式,以及注重专业和本科生培养的苏联职业类大学培养模式。其中,学科指的是知识的体系,专业指的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在清华大学,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体现。未来,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四种模式的优势融通起来、发挥出来。目前,各院系在学科型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型本科生培养方面有优势,但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型本科生培养方面相对弱一点。因此,学校通过建立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加大这两类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考虑降低本科生学分要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在本科阶段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围绕一个专业很快定型。在研究学校治理体系时,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从学校内外部的联系对象出发,分析这些对象和学校之间的相互诉求,梳理诸诉求之间的矛盾并确定尊龙体育官网的解决方案,从而明确大学治理的关系体系和价值体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我们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建立大学治理体系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随着学校事业发展,内外部的关系对象会演变,从而对大学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提出变革要求。学校主动响应这种要求并变革治理体系就是自我革命。这样的循环发展过程有助于推动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清华大学推动了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改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改革在酝酿推进中。这些工作就是一种探索,而探索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全体清华人将共同努力,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贡献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清华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参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壮丽的事业,永葆家国情怀,胸怀天下,团结协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符怡
审核:任仲希
责编:卫敏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来源:
0
阅读:62099 | 评论:0 | 标签:中国 世界 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
发表评论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