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来自理财的信用冲击-尊龙体育官网

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一轮来自理财的信用冲击

2022-12-14 14:05

文 | 红塔证券 李奇霖 


当前的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及同业存单收益率明显上行,陷入了一轮“抛售潮”。

11月初,3年期aa 的城投债收益率是2.75%,现在已快速上行到了3.9%;aa 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只有2.2%,现在已经到了3.4%;1年期aaa的同业存单收益率当前突破了2.75%,已经比1年期mlf政策利率要高了。

目前看,基本面似乎支撑不了这么大幅度的债券市场调整,没有看到经济数据的明显回升、没有看到明显的通胀压力(cpi同比降了,ppi同比已经转负),没有看到金融数据的企稳(存量社融同比增速继续下行到了10%),顶多是存在疫情防控放松后基本面未来也许会好转的预期。

如果基本面支撑的论据不足,寻找收益率上行的原因只能从流动性层面去找了。

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上行与“非理性抛售”大概率来源于银行理财赎回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一、不一样的银行理财

在资管新规以前,理财产品的估值多是成本法、预期收益型报价,产品是资金池运作。

这种模式在债券市场波动和买理财的投资者之间建立了缓冲地带,因为只要债券市场不跌太惨,买理财的投资者基本感受不到债券市场的波动,因为最后收益多是刚兑的,买的理财产品报价是1年期3.5%,投资者1年后大概率就能拿到3.5%的收益。

但资管新规后不一样了,产品账户分离了,产品报价是净值型了,净值型的产品其业绩表现与债券市场收益率是高度相关的,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的时候净值往往会跟着跌。如果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得快的话,理财产品搞不好还会“破净”。

这会严重降低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原因很简单,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一般都是风险偏好低的,感情上很难接受理财产品还会“亏钱”的事实。

从理财产品的投资和运营端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后,由于缺少市场化的机制和环境,投研能力没跟上,完全参考公募债基的做法会比较困难,而且即使有市场化考核的公募债基过去在零售市场也没发展起来(主要靠同业做规模),因此理财机构只能另辟蹊径:

1、为避免频繁申赎对产品运营、投资管理造成较大的难度,多数理财产品都会设计成定期开放型的;

2、为满足客户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可以灵活申赎的产品就设计为类似货基的类货币型。

3、如果规模扩张得快,实在没法管,就会委外给有投研能力的机构。

二、市场环境的变迁

在三季度以前,整体市场环境都是非常有利于债券市场的。

从基本面看,疫情反复和地缘政治冲击导致稳增长压力大,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也都不强。

从流动性环境看,央行利润上缴、财政留抵退税、货币宽松支持及实体融资需求萎靡导致银行市场资金面异常宽松,资金利率持续在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之下运行。

实体融资需求弱叠加减税,使得社融和m2增速明显背离。没有较强的实体融资需求,社融增速上不去,但有减税支持,社会面钱不缺,所以m2持续走高,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负债端有资金但没有好的资产,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因信心弱还构建了预防性储蓄,也衍生出理财需求,金融市场流动性是充裕的。

从债券市场本身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高压叠加地产债信用风险,导致一级市场发行明显减少,钱多但优质资产少,于是呈现出“资产荒”,市场可以通过借用低资金利率优势不断回购加杠杆,在优质资产上增厚收益,隔夜回购成交量一度突破了7万亿。

在宏观基本面预期不明之际,股票市场的表现是偏弱的,股票吸引不了资金进入,而理财产品至少可以“不赔钱”,所以今年前三季度理财产品发行得比较多,随着理财产品规模扩容,钱进来了不可能不配,强化了债券的牛市。

但到了11月,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个是金融16条支持房企,第二个是防疫政策放松,这两点让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金融市场是看预期的,虽然现在经济基本面没看到向上的支撑,但不妨碍大家认为未来会更好,如果未来房地产会好,稳增长也发力了,疫情放松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也重新畅通了,那宏观环境显然会向有利于股票的方向迁移,未来经济基本面向好对债券市场来说是不利的,于是市场收益率开始上行。

三、恶性循环的产生

当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理财产品又都是净值型的,当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就会下降,这个时候投资者可能就会选择赎回。

再加上股票市场开始好起来,11月股票上涨了8.91%,而理财产品报价偏低(毕竟债券市场收益率已经下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股票赚钱效应起来了很快就对理财产品资金产生了分流效应。

所以从11月的金融数据看,11月居民存款新增了2.25万亿,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信心减弱产生的超额储蓄,一方面也是因为理财产品赎回变多导致存款趴在账上。与此同时,11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新增了6680亿,可能是资金流入股市形成的保证金存款。

问题来了,当理财产品开始赎回,而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的最终流量又是债券市场,会导致投资经理不得不抛售债券,债券市场收益率会进一步上行。

而当债券市场进一步上行反过来又会形成理财产品净值继续下行,投资者持有体验感进一步下降,进而导致赎回和债券市场收益继续上升。

这就形成了“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理财产品赎回-债券市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理财产品进一步赎回”的恶性循环。

当然,市场最终传导的路径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复杂。

前文提到过,因为理财机构自身管理能力有限,运营模式上多为定开、类货币及委外三种,尤其是类货币,为规避久期风险,提高账户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其持仓中有相当多的短债和同业存单。

当类货币产品被赎回,同业存单即存在被抛售的风险,而当同业存单被抛售,依赖同业存单的中小行债券市场配置能力就会减弱,于是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向部分银行的自营传导,加剧了市场调整及恶性循环。

如果考虑到有相当多的理财产品是定开型的,考虑到理财净值下跌和“破净”导致客户的持有体验较差,定开型的产品陆续到期后多会选择不再续作,这会让理财赎回产生的恶性循环的时间冲击被拉长。

更重要的是,理财赎回对不同债券品种产生的冲击是不一样的。

1、相比于利率,对信用的冲击更大。

原因有两点,一个是信用债的流动性不如利率,当遇到产品集中赎回,投资经理不得不“加点成交”,这点在中低评级、长久期信用债体现得更为明显,否则卖不出去;第二个是利率债跌深了是有人接盘的,比如受冲击较弱的大行自营和保险机构,但中低评级信用债可能过不了大行和保险的风控,没有负债稳定的大机构可以接盘中低评级信用债。

2、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受到的冲击更大。

这个逻辑跟中低评级信用债类似,广义基金是二级资本债的主要持有者,理财占25%,各类广义基金占比36%,加起来差不多60%,理财和各类广义基金在流动性上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理财产品被赎回,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被抛售的压力尤为显著,因为银行自营买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有较大的资本占用压力。

四、未来展望

目前看,当前信用债二级市场的调整已经影响到了一级市场,11月社融同比之所以下降到了10%,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企业债发行的拖累,11月新增的企业债融资仅新增596亿,去年同期是4006亿,12月可能更糟。

中低评级信用债快速调整会抬高区县城投融资成本、降低发行意愿,在基层财政吃紧之际,相对低成本的债券市场再融资能力受到约束,不利于有效控制城投信用风险。

此外,在部分中小银行净息差快速下行、盈利能力减弱,内生造血能力减弱之际,二级资本债发行难会削弱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能力,陷入“资本金不足-信用收缩-盈利能力下降-资本金更加不足”的恶性循环。

当前的宏观环境是“强预期、弱现实”,因阳性病例增多被迫减员使得生产、物流、消费均存下行压力,疫情防控放松后服务消费需求快速修复、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服务业通胀的逻辑短期很难兑现,维持平稳的流动性环境仍有必要。

短期看,得增加接盘容量,引导保险资金、银行自营及证券自营有序承接被市场抛售的债券,不仅是要增持国债,更重要的是要扩大信用债、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持有规模,降低市场波动率。

长期看,应加强投资者教育,销售过程中应严禁明示暗示预期收益率,强化风险提示和客户经理培训,杜绝“唯规模论”的发展倾向,鼓励理财子公司差异化竞争,通过差异化的、有特色的产品设计及扎实的投资业绩吸引客户,用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表现反哺规模扩张,加快推进理财子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等等。

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非基本面因素的流动性冲击将衍生出千载难逢的配置机遇,即使怕未来经济复苏导致债券走熊,当下也可以缩短久期,规避久期风险,只聚焦高票息,为2023年做准备。








来源:
0

阅读:80307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

“一轮来自理财的信用冲击”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