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从湖南平江到江西兴国,碧桂园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尊龙体育官网

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从湖南平江到江西兴国,碧桂园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1-12-23 18:50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丹华 实习生 罗静颖

 

“虽然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但是你们的好,我都记着呢,我会努力工作,自力更生的!”2020年4月9日晚上,碧桂园平江县帮扶团队的成员收到这样一条信息。


这条留言来自童龙凤,她今年35岁,是湖南省平江县虹桥镇人。因为自幼患有耳疾,童龙凤一直无法正常就业,家中经济非常困难,在收到价值3500元的助听器之后,她终于能听到这个世界60%以上的声音,并且成功应聘水果店收银员工作。


这份工作的月收入虽然只有2200元,却足以给这位年轻的姑娘带来生活的勇气。

平江县条件艰苦,以山区为主,人均水田不到0.4亩,2020年刚刚宣布实现脱贫。如何推动群众收入增长、化解百姓隐忧,让大家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追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18年5月,碧桂园集团与平江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并组建了7人专职、区域全员参与的帮扶团队,长期驻扎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们奋斗在一起。

三年多来,碧桂园依托集团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协助发展了数百亩的苗木种植基地、打造了谷雨烟茶的文化项目、组织了多种职业培训等等,让农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集团在参与全国16个省57个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牵引,着力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广东省南雄市古市镇碧桂园稻虾共作示范基地(9月13日摄)。袁伟 摄


1

职业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宝宝打嗝了,老辈传下来的办法是喂水。其实这并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竖着抱好宝宝,用手掌从上往下轻拍背部,这样更有利于排除空气。”49岁的凌岳妃说。

凌岳妃是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万古村的村民,即将从平江县雅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结业的她,已经签约了当地一家母婴护理公司,也即将拿到人生的首笔工资。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高中生,凌岳妃思路清楚、办事利落,因为要照顾家里和农活,直到小女儿今年上了大学,她才有了工作的想法。

“这里不仅管吃住,免费学习技术,还可以保障就业。”凌岳妃说。她描述的正是平江县雅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这是一家碧桂园集团与平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出资,免费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口提供育婴师、保育员、家政服务员和催乳师等技能培训的机构。

根据协议,学员结业需要经过第三方考核,就业率也要达到60%以上,雅贝才能拿到培训经费。据统计,从2018年创立以来,这个项目先后为3000多名群众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超过1700人实现了就业。

“每天什么时候拉尿,多久喂一次奶,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掌握了规律以后,孩子就好带。”陈灿根说。她也是平江县童市镇傍上村人,曾经长期以收废品为生,要拉扯三个孩子压力非常大。2019年,在雅贝接受职业培训之后,她成功获得初级资格证书,干起了月嫂,现在已经赚到9万多元。

陈灿根说,照顾婴儿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活,因此每到一家,她都力求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用自己的专业和耐心获得每位客户的认可。现在,她又考取了中级资格证书,月薪已经接近万元。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每当平江帮扶项目组去下面乡镇做宣讲,陈灿根都尽量找时间同行,她要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待业在家的姐妹们,做月嫂没那么难,就业也没那么难,只要勇敢尝试,生活就能越来越好。

正如常言所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为了让脱贫的村民不返贫,生活真正红火起来,碧桂园集团结合当地群众意愿,“将职业培训搬到了村里”,相继开展了电工焊工、家政月嫂、养老护理、刺绣、客房服务员等技能培训,输送大批优秀人员至集团旗下的物业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家居等子公司,以及各类外部企业。

2020年3月,在疫情防控期间,帮扶工作组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加强在线职业技能培训,主动创新开展家政技能“线上 线下”培训模式,给众多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得到了岳阳市人社局的推广和表彰。

仅仅在平江县,截至2020年12月底,碧桂园共开展电(焊)工、家政月嫂、会计电商等技能培训64期,培训出3528名农村劳动力。同样,在江西省兴国县这样的职业培训也经常举行,洪梅就是当地一位优秀的就业带头人。

▲平江县城全景。图/ic photo

2020年初,碧桂园广东国强基金会同洪梅的阳晖家政达成协议,由国强基金会拨付培训费用和专项资金,委托阳晖家政在兴国县持续开展一条龙家政技能培训就业工作。

“有了国强基金会的助力,我的信心就更足了!”洪梅说,近期她又在兴国县增加3个家政店面,在赣州市也增加1个,同时还新签约了三个就业合作单位,对未来志气满满。


2

产业兴村 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通常呈现出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的特征。

2010年,碧桂园集团就曾捐资2亿元帮扶广东省清远市树山村,通过因地制宜地发展苗木种植产业,使村民户均增收超过7万元,成功开启了产业兴村的尝试。

同样,平江县嘉义镇泊头村106亩苗木基地,也是这样一次发展实践。2018年5月,碧桂园与泊头村的凤栖林农民合作社签订协议,双方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在当地发展大规模、集约化苗木农场。

在具体操作上,碧桂园负责“出资金、出苗木、出技术”,并派驻技术人员免费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以及统一解决市场销售问题,而村合作社负责“出土地、出劳力”,统筹管理村民集体务工事项,彼此通力合作、优势互补。

“群众在苗木基地干活,工资月结,不用担心苗木的销售,所有苗木都由碧桂园开发的楼盘收购。”碧桂园平江县苗木基地负责人李龙说,泊头村的苗木基地主要负责供应平江县周边200公里以内的楼盘。同时,村里还鼓励农民分散式、房前屋后推广庭院经济。

“群众的收入高了,风气就变好了。以前喜欢打麻将,现在想着多干活挣钱。”泊头村驻村第一书记谢思晓说。三年多来,村民们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增收了大约189万元。由于苗木成本较高,碧桂园还为农户垫付了大部分种苗款,等实现销售之后再还本,下批苗木可以再借。“对于村民来讲,只要勤劳肯干,就一定可以发展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像平江这样的苗木基地,碧桂园在全国共有129个。2018年6月22日,碧桂园在江西省兴国县的首个花卉苗木基地正式落地,第一期规模为116.4亩,第二期规模在200亩左右。

“在过去某些绝望的瞬间,我曾想过一走了之,可是我怕孩子第二天起来没人给他做饭。谢谢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希望,感谢这个充满爱的社会!”刘先英激动地说。她今年57岁,因为家庭负担沉重,常年沉默寡言,眼里没有生机,也不愿与外人打交道。在苗木基地上班之后,每个月有2000多块钱的工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现在的她较往日开朗了许多,言辞间也时常流露对新生活的希望。

兴国县苗木基地的负责人说,未来还打算把基地打造成为集苗木花卉生产、培训、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融合苗木花卉技术推广、植物科普教育等功能,带动特产销售和餐饮、旅游观光等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铺开,从“囊中羞涩”到“腰包渐鼓”,成为很多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如刘先英这样的农户,曾被生活的重压消磨了意志,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只要在关键的时刻拉上一把,就能使他们重新走上正轨,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从2018年参与脱贫攻坚,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碧桂园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乌金猪产业、广东省英德市连樟村红色旅游产业、陕西省宁陕县核桃产业……一个个具有特色资源禀赋的产业,带动着一方方群众阔步迈向共同富裕路。

▲碧桂园集团帮助湖南省平江县泊头村建设的苗木种植基地。(资料图片)



3

商品包销 依托资源做“全产业链帮扶”




说到产业发展,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市场销售。碧桂园给乡村振兴项目最踏实的承诺,就是回收农产品。“这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夯实了农民发展产业的底气。”碧桂园广东省南雄市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江杨说。


就此一点,湖南古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科学体会最深。截至2021年9月,这家志在“传承濒临失传的古法烟茶制作手艺”公司产值已突破700万元,拥有自有和辐射的茶园2000多亩,帮助超过1200名群众增收。


采摘于谷雨时节的嫩芽,用烟熏后制成的带着烟火味的茶叶,就是颇受当地群众喜欢的烟茶。“我们在乡下生产,一直小打小闹,直到碧桂园开始帮扶,谷雨烟茶才迎来了迅速发展。”周科学说。得知谷雨烟茶项目资金短缺无法扩产之后,碧桂园为其提供了50万的债权融资,并通过平台搭建、设施改善、调整茶类生产结构,走深加工经营之路,提高了谷雨烟茶的产品附加值,推动烟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瞄准返乡创业青年在政策把握、商业模式设计、产品开发、品牌培育、营销策划、创业融资等等诸多方面的痛点和困惑,碧桂园联合清华大学、新浪微博等外部力量,结合自身资源,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系统性培训课程。2019年3月,周科学就有幸参加了“青创10万 ”碧桂园返乡扎根青年的清华研修班,得到了创业导师“一对一”的指点。


在谷雨烟茶之外,碧桂园在平江还陆续打造了“老树茶油”“贡椒系列调味品”“富硒甜酒”“绿色小香薯”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并依托集团的碧优选、碧乡公司、凤悦酒店等渠道,帮助这些优质产品开拓市场,有效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


实践证明,产业振兴一方面要筑牢特色产业的根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深入调研挖掘当地的农特产品,充分发挥帮扶县资源禀赋,推动“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利益捆绑与共享机制。比如,集团与村集体之间、农户民主协商,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归根结底,关键是发挥地区的产业优势,把乡村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4

老村长与返乡青年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加入碧桂园,就开始跟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江西兴国的方军说。

自从2018年入职以来,他的工作就没离开过兴国县的农村。一次次下乡,行程数万公里,他和团队全程调研了全县60多个村庄,累计走访700余家农民,期间开过招聘会,办过技能培训,发起了水稻种植,养起了灰鹅……兴国县一些日渐茁壮的产业,凝聚了他和同事的智慧和汗水。


他的工作日程贯彻着全产业链扶持的理念:要随时跟踪乡村振兴项目的进度,要陪同专家到现场指导群众生产,要协助对农产品品牌进行推广,要回收群众家的农产品,甚至还要在县城开办的店铺里销售农产品……


“忙得脚不沾地,但一想到这些项目给群众带来的收益,也就释然了。”方军说,像他这样专职参与乡村振兴的碧桂园员工,全国超过200人,遍及大江南北。


需要看到,想彻底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光靠“输血”帮扶是不够的,必须把乡村振兴的主动权还给农民,不断对农民赋能,培养农民勤劳致富的能力,让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


尤其是,帮扶工作队驻村之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确保了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心骨”作用有效发挥。


近年来,碧桂园通过开展村支书研学班,邀请县委的党员干部、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到集团总部参观、座谈,并安排授课、实地调研、沟通分享等方式进行交流。同时,在全国9省14县选聘了超过140名德高望众的“老村长”,作为碧桂园集团扶贫的“公益岗”,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这两年来,碧桂园一共给和平村发了2000多斤百香优125优质杂交稻种子,一共价值十多万块。”兴国县杰村乡和平村的“老村长”张练功看着眼前的稻田,深深的皱纹里包含着喜悦。


▲碧桂园产业扶贫项目——江西兴国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


他今年65岁,从1984年到2018年,从村文书到村主任,从而立之年到步入花甲,张练功的大好年华都给了和平村。2018年,张练功刚从村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就被碧桂园聘为“老村长”,继续发挥余热。


和平村自然环境好,海拔低,日照充足,土壤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水稻种植正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张练功自己家种了水稻,从耕地、播种、插秧、除草、除害到收割,桩桩件件亲力亲为,摸索出经验后,就经常去农户们的田里看看,与村民分享种植经验。


兴国县郑枫村的“老村长”许正生也是如此,一心念着村民增产增收,因为村民几乎都不会记账,挣多少花多少心里没数,年底一翻兜,跟年初一样还是空的。为了帮助大家,许正生对哪个产业收益高,哪个环节能省钱,一清二楚。在他的账本上,记者看到一笔笔明细账:莲子每亩3000元,比去年差一点,6.2亩得1.8万元;一个蜂箱成本200元,一年产蜜20至30斤,每斤30元,一年得600至900元,能得两三倍的收益……“其他人分农忙农闲,许正生只有大年初一和生病才歇。”郑枫村第一书记李南阳说。


“雁无头,飞不齐。人无头,心不齐。”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集团的实践充分证明,乡村振兴必须聚焦党建引领,要下大力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帮助基层建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经历过市场风雨搏击的工作队。


(资讯)


来源:
0

阅读:236422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

“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从湖南平江到江西兴国,碧桂园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