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彼得·凯尼格系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3月14日深圳卫视“直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2022年的全国两会已正式闭幕,在为期一周的两会议程中,外界最关心什么内容?中国的政策设计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有何意义?深圳卫视直新闻近期专访了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彼得·凯尼格。
在采访中,凯尼格不断提到中国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他认为中国推动全球化的方式是具有前瞻性,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谈到北京冬奥会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时,凯尼格都指出,中国追求和平、呼吁合作、强调团结,并且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追求全球化的方式并不是为了“称霸”,这与西方所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有本质区别。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凯尼格对中国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表现,他更加关注中国国内的法律体系改革和建设。在这方面,中国也具有“前瞻性”。《反外国制裁法》《国家安全法》《反垄断法》《破产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也让他看到了国家治理的新希望。他还表示完全同意中国加强国内立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这可为其他饱受非法单边制裁、领土主权遭到侵犯的国家树立了榜样。
图片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
深圳卫视直新闻:在新冠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你如何看待冬奥会的筹备情况?冬奥会如期举行有何意义?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我认为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它向世界表明,尽管受到西方的所谓“政治抵制”,中国仍坚持奥运会原则。是的,奥运会不仅仅关乎体育,它也是关于团结和合作的。在比赛中促进友谊、和平、合作——将人类最好的一面汇聚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象征着中国在国际上的立场。这是中国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象征。它表明,团结共处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也是为世界平台带来新思想的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
这也意味着要维护正义,捍卫原则,支持那些被错误指控的人或事。俄罗斯和乌克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在过去的 8 年里,尤其是在基辅由西方推动的“迈丹政变”之后,俄罗斯被妖魔化了,不断地被北约挑衅。中方秉持原则,支持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利益关切。
中国也展示了“一带一路”合作的原则,这是一项巨大的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倡议,它允许国家和社会繁荣,相互学习,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促进贸易机制以及文化交流、投资教育,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所有国家可以一起成长。
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方式。这不仅关乎全球合作,同时保护各种文化和各民族特性,最重要的是这是正义的(合作),它尊重其他国家主权,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多极世界中的合作,而不是一个帝国统治全世界,奥运会也是一样。统治世界不是中国推动全球化的方式,这也不是奥林匹克的方式。中国不顾一切地举办冬奥会,证明了和平合作的信念远胜于一个帝国统治世界的想法。
北京2022年冬奥会恢复了团结精神,以最盛大的方式结束,必将鼓励五湖四海的人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更加美好的未来。
深圳卫视直新闻:您认为今年中国两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今年的会议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挑战,中国正在推进合作。上周一(3月7日),中国呼吁世界各国继续致力于通过谈判制止冲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通过合作增进互信。
我观察到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首先是经济。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了8.1%,这在全世界都是闻所未闻的。它大大超过了中国自己在2021年初的预测,即3.5%。即便是3.5%也远远高于大多数所谓的发达国家。中国外贸首次突破6万亿大关,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双丰收。中国的人均gdp为80976元,约合12800美元,比上年增长8%,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全球都看得到,中国是一盏明灯照亮全世界。
第二,我会关注中国食品和能源安全,以及社会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中国政府致力于将保障食品以及能源安全放在首位,即便现在全球拥有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全世界仍然面临新冠疫情以及其导致的连锁效应的影响,比如说供应链中断等等。这都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风险因素。同样的,能源安全对于经济稳定增长而言也十分重要,对于充分就业以及人民的福祉和健康至关重要。这让我有了一个特别的观察。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看来,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的推动下,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全球风险。也就是说,由于供应链中断以及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导致的经济崩溃。因此,粮食自给自足、能源、医疗系统以及其他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对于一个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全球化,分析在全球化世界中隐现的变化和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危险,特别是如果全球化是由唯利是图的企业所主导的话。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后疫情世界中,全球化会如何影响经济,但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眼光展望未来——进入一个民族国家的世界,一个主权国家的世界,贸易平等相待,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可能的“双赢”局面。
深圳卫视直新闻:2022年“稳”是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方向。那么,今年两会的经济部署如何体现这一方向?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应该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增长,不应只关注名义上的gdp增长,更应着眼长远,以提升国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核心竞争力——质量增长超过消费增长,区域平等增长超过特定区域集中增长。例如,过去几年的趋势是东海岸的增长可能让位于中国的内陆和西部省份。
健康增长也意味着社会增长,这意味着在教育、文化促进和保护、适当住房方面的区域平等——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科学研究方面,根据比较优势,在环境保护和二氧化碳减排计划方面也可以实现增长。上述政策目标与全国人大公布的 5.5% gdp 增长作为 2022 年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意味着名义上大幅降低 2021 年疫情后 8.1% 的增长速度。但如前所述, 5.5% 将更多地关注社会平等,而不是生产和消费。
在经历了 40 年平均每年 8% 的高增长率之后,世界已经开始依赖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驱动力。中国在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平等方面的新增长范式,可能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驱动力。这与主权国家经济的新趋势相结合,相互运作和交流。这让我想到了“一带一路”,它可能会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动力。
同样地,中国过去几年的巨大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内外市场所带来的机遇,可能会继续为全球经济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中国已经到了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建设生态文明上的地步。在设计旨在实现碳中和的未来宏观政策时,对新的、可持续的、无污染能源的持续研究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对于世界大部分地区——仍然有 84% 的能源来自碳氢化合物——碳中和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对替代能源长达数十年的研究,配合一项专注于约 1.5 亿中小企业的特殊增长政策,从而分散了风险和成本,可能使中国在 2060 年实现碳中和方面取得优势,或许更早地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面对世界经济的低迷,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也已成为全球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深圳卫视直新闻:您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政府不断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带一路”也是其中之一。您认为,今年两会后中国将如何推动进一步对外开放?对全球经济来说,进一步开放意味着什么?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是的,我认为开放的一个关键因素,或者说是开放的延续,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一带一路” ,这一庞大的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具有几乎无限的指数扩张潜力,因为动态将决定世界的发展步伐。“一带一路”又称新丝绸之路,是以2100年前丝绸之路的市场原则为基础,即团结国家、社会、文化,实现和平合作与发展。这是进入一个没有战争和冲突的世界的唯一途径,这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这就是《国际人权宪章》诞生的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人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全球化一词有任何人类价值的话,那就是人权的全球化。西方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意义上的全球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西方的全球化中,即由一小群超级富豪寡头承担全球控制的责任。而全球化应该是国际、跨大陆合作,特别是要始终尊重其他国家以及其文化主权。中国的“开放”会在人权的旗帜下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它的工具很可能是“一带一路”。
事实上,“一带一路”很少被西方媒体和西方政客(积极地)提及,这意味着它非常成功。
深圳卫视直新闻:这让我想到了美国,他们有“b3w”的口号——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你认为“一带一路”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可以如何合作?因为我们的外交部长王毅之前表示,这两个倡议是可以一起合作的,我们也希望与美国协调共同向世界推广。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是的,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非常成功,正如我所说,它的成功没有被提及,甚至是被忽视了。我认为,通过进一步向世界展示,它可以如何成功地融入国家之间,如何传授高科技技术,如何促进民心相通,我想西方会看到一线曙光。虽然我不知道美国会不会看到,但我觉得其他西方国家应该会看到,“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让中国受益,也在造福世界。
这种合作是知识、技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合作。我想也许会从欧洲开始,实际上已经从欧洲开始,最终“一带一路”也会触及美国。这是我的愿望,实际上也是中国的希望,与西方合作的愿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愿望将会实现。你可以从我所说的话中读到,我是“一带一路”的大力支持者。这是在我的记忆中,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项目之一。
深圳卫视直新闻:我们已经谈了开放,接下来我们可以谈谈改革。您认为中国的改革面临哪些挑战?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你从中国政府那里看到了什么样的改革举措?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彼得·凯尼格:中国的改革机制主要集中在法律结构上,一个是关税,另一个是税收,还有对于公司和组织立法,更重要的是预防和解决冲突。这就是我从法律方面以及我所说的关税、税收、公司和组织立法的重大改革中看到的东西。
中国计划在2022年制定新法律和修订旧法律,旨在完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换句话说,它旨在发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或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关税和法律制度。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报告,全国人大还指出了改革创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源、期货和衍生品的法律,修改《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反垄断法》、《铁路法》、《矿产资源法》、《畜牧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关于预防和化解冲突,全国人大常委会构建了为应对国际冲突的法律工具,随时准备用法律手段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挺身而出。这尤其是指外界对中国强加的抵制和经济制裁。人大报告强调,在重大政治原则和重大问题上,必须站稳立场,因此“我们将升级法律工具,构建更加完善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必须要向世界展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计划建立更加完善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法律改革还将包括应急反应和管理、公共卫生和粮食安全,以及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保障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报告称,此类法律是建立国家安全的制度基石,我完全同意这一点。在这个意义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反外国制裁法》,以提高中国国内法律体系反对他国干涉和长臂管辖的能力。这是常委会根据法律所说或制定的,“根据法律,中国有权对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损害国家利益、公民和组织利益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总之,2022年3月4日和5日分别召开的中国全国政协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将为世界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和平前瞻性治理的机会,并全面介绍了中国在后疫情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将继续为一个渴望主权国家间和平合作的世界提供指路明灯。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