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刘宗义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1年4月27日观察者网。
这几天,曾大搞“疫苗外交”的印度,再度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潭中。4月22日超31万例、23日超33万例、24日超34万例、25日34.9万例……印度报告的新增新冠病例数已连续数日超过30万例。 在印度疫情失控的背景下,病患遭遇“氧气危机”、死者被大规模就地火化,网络上也充斥着印度网民对于莫迪政府抗疫不力的声讨。有印度学者指出,印度正面临着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的最大危机。 这一轮疫情反弹会对印度的内政外交带来哪些影响?围绕这一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观察者网:之前,莫迪政府频频放出消息表示,印度的疫情控制得不错。可眼下由于种种原因,疫情再度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在社交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印度民众在求救和表达对政府的不满,还有一些讽刺莫迪的政治漫画在流传着。您觉得现在的情况,可能后续对印度国内的政治生态造成哪些层面的影响?
刘宗义:现在印度的情况确实非常严重。因为我们从外部观察,这一轮疫情对于印度中产阶层以上的人影响更大。去年3月到5月,第一轮疫情爆发的时候,印度也曾遭受重创,但当时中产以上的人好像并没有受到过大的影响。
那时,莫迪在3月24日宣布封锁令,要求全国封锁三周,于是经济活动陷入停滞,大量失业人口掀起返乡潮。但是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似乎并没有带来像今天这样的疫情失控。我们当时看到这个现象也觉得很奇怪。
当时有这样几种推测:
一是,第一轮新冠病毒对印度人可能危害性没有那么大,外加上他们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所以没有出现很高的死亡率;二是,印度政府的统计存在瞒报漏报,一部分底层人口感染,甚至身亡之后,可能并没有被统计到;还有一种推测是,当时印度政府为了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所以宣称控制住了疫情。究竟是哪种原因,亦或是三者综合,我们目前仍然无法做出定论。
印度总理莫迪25日发表广播讲话,表示新冠疫情正在考验印度的耐力,印度民众应尽快接种疫苗并保持谨慎,不要轻信有关疫苗的谣言。
但现在的情况是病毒发生变异,危害性大大增强。原先印度给出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比较低,是因为原来是社会阶层比较低的一些人受感染的比较多,他们没有被统计到,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上不起医院,得了病也只能在家里。
但是现在是中产以上的人受到感染的情况增多了。这些能上得起医院的人,一下子挤到了医院里,于是也带来了眼下印度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同时,也使得统计上,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这种情况无疑将对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但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还有印度国内一些人士透露的消息来看,他们地方的一些城市,还有一些邦,在防控方面还存在懈怠,没有非常高的警惕性。就此而言,全国蔓延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在印度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下,这个国家如果出现疫情的全国性蔓延,会是怎样一种后果?我们不敢想象。
现在我所了解的情况是,以往和我们打交道的一些人士,很多都受到了感染。他们是印度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根据印度此前的公开报道,印度政坛的不少知名人士也都受到感染了。比如,印度前总理辛格、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都是如此。
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会采取什么措施?首先他们不想像去年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封锁,因为经济上肯定受不了,甚至可能走向经济崩溃。并且采取这种措施肯定会受到垄断财团的极力反对,所以他们目前不会大规模采取这种措施。
现在的情况会对印度的政治、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还是取决于疫情的控制情况,要看这一轮疫情具体持续多久,峰值何时出现,以及后续印度能否在疫苗生产、接种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印度新德里,一位女士正在接种疫苗,图自澎湃影像。
一种推测认为,如果局势进一步失控可能会出现莫迪政府倒台的情况。但更关键的是,莫迪政府倒台之后,哪个党派能够接任?这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目前在印度政坛上几乎没有人能够和莫迪抗衡。
第二种情形就是说,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政府可能还会运用他们去年使用过的那种极端手段转嫁矛盾,对内针对穆斯林,对外针对邻国,挑起事端,然后转移国内的注意力。但现在我也很怀疑印度政府是不是还有能力来挑动这些事情。他们如果真正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就应该集中精力应对疫情。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个社会在疫情的冲击下,可能会变得更加宗教化和极端化,唯有靠宗教组织、民族主义才能组织、凝聚和动员社会。其实现在的印度就是这么一种形式,但这种趋势是否会加剧,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
印度新德里,民众正排队等候充氧气瓶,图自澎湃影像。
观察者网:如您所说,印度眼下的情况很糟糕,可印度的“盟友们”却没有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反而是中国、巴基斯坦发出了友善的信号,可即使是这样,此前仍有消息称中国不在印度“求援”的考虑范围内。不过,最新的消息是印度公司已经紧急下单了中国制氧机。为什么印度一开始对中国的援助是这种“不领情”的态度?
刘宗义:印度人的自尊心非常强,经济上去“中国化”的目标也非常坚定。在和中国脱钩这一点上,他们的高层已经达成共识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觉得其他国家,像美国和欧洲国家能够提供帮助,也应该提供帮助,所以我们看到印度从新加坡、中东国家甚至德国购买氧气或者是氧气生产设备。同时,他们也一直在争取让美国为他们提供生产疫苗的原材料。
实际上我们中国非常愿意给印度提供援助物资,我们不会像他们去年那样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我们还是希望把印度作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发展伙伴。莫迪政府如果能够真正从印度人民的福祉出发思考问题的话,应该接受中国的这种善意和援助。
观察者网:在严峻的形势下,莫迪也做了表态。25日发表全国广播讲话时,他承认疫情的风暴已经撼动了整个国家。同时,也呼吁民众不要听信谣言,加紧接种疫苗。您怎么看莫迪的这番表态?
刘宗义:莫迪承认疫情撼动了印度,说明现在的形势确实非常危急。他强调“不信谣”,这主要是想稳定民心。因为现在印度媒体对于疫情现状的报道给民众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焦虑、恐慌,莫迪此时表态希望的是以此鼓舞士气,团结各阶层进行抗疫。
但另一方面,印度现在正面临疫苗短缺的困境。莫迪呼吁大家加紧接种疫苗,可关键是很多地方已经没有疫苗供应了。我有一位在印度智库中工作的朋友,他已经感染新冠病毒了,但他告诉我,自己要在一个月之后才能轮到接种疫苗。现在,印度的疫苗供应根本就满足不了需求。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印度的病例统计问题。这两天,印度媒体也对相关的数据造假现象做了揭露。您能具体讲讲这个问题吗?
刘宗义:数据造假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统计不上来,另一方面就是配合招商引资。因为去年1月,疫情在我国的武汉爆发之后,印度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一直极力推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转移和调整。莫迪政府特别希望游说那些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将价值链、产业链转移到印度,于是急切地向世界表明印度能够控制住疫情。他们为了抓住机会,对本国疫情进行隐瞒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观察者网:眼下要缓解疫情,除了解决疫苗、氧气的短缺之外,印度政府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前期的应对失误在哪里?
刘宗义:当下,必须实行切实有效的封锁。前期他们进行的封锁并没有真正发挥效用,各种集会仍然照常进行,并且莫迪政府当时忙着进行阿萨姆邦、喀拉拉邦、本地治里、泰米尔纳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的地方议会选举,由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口聚集。外加上,莫迪政府一再宣称疫情得到了控制,老百姓听信了这些话也放松了对于疫情的警惕。
在疫情的紧要关头,莫迪仍在进行选举宣传。
还有另一个措施就是加大力度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采购抗疫物资,在这种关头,不能把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放到人的生命之上。
观察者网:现在,在压力之下,美国也终于愿意出手帮助印度了。为什么美国愿意松口?
刘宗义:因为印度统治阶层过去这几年一直在强调美印之间是“天然盟友”,在印度国内也不断渲染美印之间的良好关系。但是如果美国坚持见死不救,必然会影响印度人对美国的这种感情。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苏杰生有一条推文呼吁美国必须要给印度提供帮助,我感觉到他这话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在美印同盟,尤其是美印日澳四国安全对话的框架下,如果印度倒下了,没有其他国家可以顶替印度的这种位置。这可能也是美国的考虑。
4月25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推特发文称,美国将向印度“立即”提供生产印度国产疫苗covishield所需的关键原材料、治疗药物、快速诊断试剂盒、呼吸机和个人防护服的供应,并考虑“紧急提供”医用氧气和相关物资。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