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从台海风云突变看中美结构性矛盾-尊龙体育官网

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丁刚:从台海风云突变看中美结构性矛盾

2021-11-16 15:15

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原驻联合国记者,本文转自11月14日“丁刚看世界”微信公众号。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涉台表述是四句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后面的两句在全会公报上是第一次提及。



为什么要强调“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当然是因为形势变了。


既然美国那边会想方设法做军事支援协防台湾的准备,中国这边当然也会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在现在的形势下,再讨论美国会不会介入的问题,意思已经不大。我相信大多数主张“武统”的人也绝不是头脑发热而忽视了美军介入的问题。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中国在西部沙漠建造了美国航母等军舰的等比例模型,进行有目标的军事演习。《华尔街日报》还煞有介事地分析说,“这表明在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紧张关系加剧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正高度专注于日益逼真的训练。”


这一切在中国人看来,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情。


眼下华盛顿虽未正式宣布要直接出兵“保护台湾”,但其一贯以来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性”正逐渐减弱。


美国总统拜登上月在cnn的节目中声称,假如北京发动进攻,美国将“保护台湾”。白宫很快收回了这一说法,称拜登并不是在暗示政策的改变。但大家都知道,拜登讲话的背景是,中国已经被美国确定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


这让我想起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台后对台湾问题的表态。


2001年初,布什上台。这时美国的对外战略面临着一个明显的挑战就是,苏联解体,美国原来的战略目标没了。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外交》杂志上发文称,“在苏联的力量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美国发现要界定其国家利益是难上加难。”


从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国家战略就一直以维护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为主要目标。哪个国家会对它的主导形成挑战,哪个国家就一定是它的对手或敌人。没有对手,就找一个对手,用这个对手来界定自己的国家利益,这样就可以激励美国国内对保持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强大产生共识。


于是,小布什总统和他的幕僚们盯上了中国。


那时的中国不比今天,是紧跟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1年,中国刚刚加入wto,正准备通过“接轨”来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


小布什一上台,就开始酝酿对台军售升级。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ep-3侦察机闯入南海,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引发撞机事件。中国飞行员王伟牺牲。


这二十年来,尽管没有什么证据表明这是美军的预谋,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的确与当时白宫呼之欲出的战略调整相契合。


美国舆论对中国的态度急速转向。


一位华裔朋友告诉我,有人将鸡蛋甩向他家的窗户。还有专家在电视中断言,中国崛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占领美国。


亚特兰大的一家报纸登出一封读者来信,说美国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步骤:冻结中国在美资产,拘留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停止对华贸易,派航母去中国沿海。


后来,当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决定释放机组成员。第二天,一位华裔老师就告诉我,他的一个学生在班上说,“我很自豪。我想唱《上帝保佑美国》。”


我们在这段中美关系的“插曲”中看到的是,美国人在心理上是很容易将中国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历史上的“黄祸论”一有机会就会变成“恐中论”。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不同的文明。


第二,中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


第三,中国具有成为强国的潜力。


第四,中国崛起符合新兴大国挑战守成大国的预期。


撞机事件发生不到一个月,也就是那一年的4月24日,布什总统就正式决定对台湾出售包括基德级驱逐舰和柴油动力潜艇在内的大批武器。


次日一早,他在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中一反以往美国政府的模糊态度,明确地说,如果中国大陆攻击台湾,美国将会保卫台湾。


在被问及“如果中国大陆攻打台湾,美国是否有义务保卫台湾”时,布什回答说:“是的,我们有这个义务,中国必须了解这一点。”他又补充说:“是的,我会这样做(保卫台湾)的。”该记者又问,是否要使用全部的美国军事力量?布什答道:“将尽全力来帮助台湾自卫(whatever it took to help taiwan defend herself)。”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美国舆论的高度关注。许多媒体对此的解释是,这将意味着美国准备直接卷入台海冲突。《华盛顿邮报》的评论称,布什此言已完全抛弃了22年来美国是否会插手保卫台湾的模糊政策。


一些美国国会的民主党议员、中国问题专家纷纷站出来指责布什。


现任总统拜登当时是美国参议院外委会成员,他还是当年对《台湾关系法》投赞成票的少数几个仍然在任的参议员之一。他也站出来指责布什,说《台湾关系法》没有要求美国在台湾受到中国大陆攻击时保卫台湾。美国没有义务以美国军队的全部力量保卫台湾。“自我们在1954年正式废除由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并得到美国参议院批准的共同防御条约以来,就一直没有这个义务。”


看看上个月拜登总统的表态,很多人会说,美国政治家真的就像变色龙。其实,拜登并没有变。变了的只是他的地位。今天他当上了美国总统。


的确,华盛顿在台海冲突问题上一直采取“模糊政策”。


1979年1月中美建交。4月,美国的《台湾关系法》生效。这个法案虽然没有明确讲,一旦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必须军事协防台湾,但它绝不只是为了确保长期对台出售武器的合法化。正是这个法案赋予了台湾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美国的主要担心是,中国的武力统一将不可避免地打破现有的地区战略平衡,打破美国主导下的东亚安全秩序,动摇美国在该地区甚至全球的地位,包括其在道义上的地位。


所以,每一次对台售武不仅只是在维护美国所想要的平衡,其实都是在推动美国将中国确定为对手的战略目标的“自我实现”。



小布什上台初期的对华战略调整后来未能延续,是因为9·11事件的发生,让美国意识到恐怖分子才是其最主要的敌人,至少是最需要紧急应对的敌人。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这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少有的稳定发展时期。


美国人“恐中论”的心理基础并没有就此改变,美国在对外战略上对中国的定位更没有变。


不一样的是,20年之后,中国已经不是潜在对手,是实实在在的对手。而拜登总统也自然而然地会重复小布什总统当年的表态。


将中国设置为战略对手甚至敌手的构想,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自我实现”。


美国的战略家不是没有预测到,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权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而台湾的地位也将随之变化。


10多年前,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就预言,摆在美国面前的长期战略选择之一,就是“将自己的霸权地位小心谨慎地逐渐变成为能独自维持的国际体系。”


但他没有说是什么样的国际体系,是一个继续保持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的国际体系吗?


霸权是有惯性的,而它的惯性并非那么容易改变。


正是美国对霸权永久性的痴迷使得它产生了对中国崛起的战略误解。


中国的崛起与历史上列强的崛起完全不同,是以和平发展为基调的。中国的崛起不是列强的再现,也不可能重走列强之路。这和西方炒作的传统意义上的新兴大国挑战守成大国有根本不同。


历史上这样的两强争霸都是通过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形式表现的。


1905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列强相争,在中国的国土上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厮杀。衰败无能的清政府非但不抗议,不反抗,反而自称“中立”,划出一块地方来让人家来折腾。那场战争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作是一个“亚洲新兴强国”对欧洲列强的一次成功挑战,日本打了胜仗甚至被说成是“亚洲人的胜利”。这样的历史观一直在制约着美国和西方看待中国崛起的眼界。


今天中国的崛起绝不是要打出一个那样的胜利,中国追求的更不是美国拥有的霸权地位。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国内问题,是国家统一和收复失地的问题。



中国作为大国,作为安理会五常之一,追求国家的统一是必然的,是民族复兴的内在需求,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这种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


在美国急着想要维护其霸权地位的背景下,中美的结构性矛盾势必会变得更加突出,而台海紧张是这一矛盾加剧的具体体现。


我们说“自我实现”,就是因为这一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人自造的,是美国人传统的文明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带来的。由于美国战后所建体系难以适应发时代变化,这一矛盾变得更加尖锐、突出。


还是基辛格博士说过的那句话更直接一些:“中国本来不是美国的敌人,但是如果美国总是把中国当作敌人,那么中国就有可能真正成为美国的敌人。“


中国绝不可能永远受制于美国主导的什么秩序而接受国家分裂状态。


美国要拼命遏制中国崛起的基本要求,注定会把自己想要维护的体系拖入崩溃之中。


中美要建立真正稳定而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美国着力维护的现有的国际体系中,恐怕很难找到解决之道。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
0

阅读:277990 | 评论:0 | 标签:中美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

“丁刚:从台海风云突变看中美结构性矛盾”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

网站地图